而網絡爬蟲,作為搜索引擎的“眼睛”,其抓取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著網站的SEO效果
本文將通過一個實戰(zhàn)案例,詳細剖析網絡爬蟲在SEO中的應用與問題排查,為讀者提供一套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一、案例背景 某知名在線教育平臺——環(huán)球網校,近期發(fā)現其網站的新聞頁在搜索引擎中的收錄情況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了網站的流量和品牌影響力
公司技術人員初步判斷是搜索引擎爬蟲未能有效抓取新聞頁內容,但具體原因不明
為了徹底解決問題,公司決定開展一次全面的數據整理和問題排查工作
二、問題定位與分類 首先,我們對網站進行了細致的分類,將頁面分為頻道頁、列表頁、專題頁、聚合頁以及新聞頁五大類
與技術團隊溝通后,我們導出了這五類頁面的URL(新聞頁由于時效性較強,只導出了30天的數據)
隨后,我們按照不同的分類開始收錄查詢工作,最終鎖定問題出現在新聞頁
環(huán)球網校的新聞頁主要面向考試信息發(fā)布、資料發(fā)布等,內容時效性強,理應受到搜索引擎的快速抓取和收錄
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
為了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們決定深入分析網站的爬蟲日志
三、爬蟲日志分析與清洗 1.日志獲取與初步篩選 我們從技術團隊獲取了最近7天的原始網站日志,這些日志包含了爬蟲數據、用戶數據等多種信息
為了專注于爬蟲分析,我們首先按照`user-agent`字段篩選出包含`baiduspider`(百度爬蟲)的數據
2.IP去重與真假爬蟲識別 在百度爬蟲數據中,存在大量假爬蟲
為了識別真假爬蟲,我們按照IP地址進行了去重處理,得到了600多個不重復的唯一IP地址
隨后,我們通過程序批量識別這些IP地址的真假,最終確定了82個真爬蟲的IP地址
3.日志清洗與查詢 在第一步篩選出的所有爬蟲數據中,我們只保留了IP地址為真百度爬蟲的這82個數據
然后,我們在清洗后的日志中查詢了最近7天內發(fā)布的URL,發(fā)現所有新頁面在發(fā)布后的1分鐘內都被爬蟲抓取了,且在第二天、第三天仍有對文章的抓取行為
這表明爬蟲抓取行為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可能出在搜索引擎對頁面的評估或收錄策略上
四、問題深入排查 在分析了爬蟲日志后,我們與技術、產品、運維團隊同步了一個需求,需要了解1年前網站突然開始不收錄時各部門都做了什么改動
經過排查,技術團隊回憶起當年網站曾遭受攻擊,大量注入垃圾數據,導致網站收錄出現異常
為了驗證這一猜測,我們進行了以下步驟: 1.垃圾信息清理與狀態(tài)碼驗證 我們與技術團隊一起檢查了網站之前被注入的垃圾信息是否已徹底清除,并確認網站正確返回了404狀態(tài)碼和404錯誤頁面
2.百度反饋與跟進 我們通過百度的反饋中心詳細說明了問題的始末,并等待百度的技術排查
在等待期間,我們也與其他部門溝通了之前的調整和改動,確認大家的做法沒有問題
然而,一周后仍未收到百度的回復
于是,我們主動聯系了百度站長平臺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夠盡快處理并查明問題
3.百度技術排查與結論 經過百度的技術排查,他們并未發(fā)現問題所在
幾個部門的技術人員針對我們的問題各自篩查了一遍,仍未找到問題根源
此時,我們意識到可能需要從網站自身出發(fā),尋找解決方案
五、網站改版與SEO優(yōu)化 在排除了抓取和搜索引擎評估策略的問題后,我們懷疑問題可能出在新聞頁本身的質量或設計上
于是,我們決定對新聞頁進行改版,以提高其SEO效果
1.頁面重新設計與內鏈策略豐富 我們對新聞頁進行了重新設計,豐富了內鏈的鏈接策略,并增加了廣告自定義的場景
這些改動旨在提高頁面的用戶體驗和搜索引擎友好度
2.收錄查詢程序編寫 由于網站每天發(fā)布的新聞數量眾多(約幾百條),我們編寫了一個收錄查詢程序,該程序每天自動查詢收錄情況,并以Excel附件的形式發(fā)送到郵箱進行查看
3.改版效果評估 新版的新聞頁上線后,我們密切關注其收錄情況
在上線后的第四天,收錄率從之前的每天1-5個突然增加到100多個,收錄率從零點零幾上升到40%以上
隨后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