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全量備份與增量備份相結合的備份策略,全量備份每周執行一次,增量備份每日執行。備份數據需采用AES-256加密算法進行加密處理,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
備份機房選址應滿足以下條件:與主機房距離不低于200公里,處于不同地震帶和電網區域,具備同等或更高級別的安防措施和基礎設施保障。
采用專線傳輸與加密傳輸雙通道機制,主通道使用運營商專線,備用通道采用IPSec VPN加密傳輸。傳輸過程需實施完整性校驗,確保數據無差錯傳輸。
建立完善的備份數據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設置數據保留策略。重要數據保留周期不少于3年,普通業務數據保留1年。定期進行備份數據恢復測試,確保備份有效性。
制定詳細的災難恢復預案,明確恢復時間目標(RTO)和恢復點目標(RPO)。每季度組織一次應急演練,確保在發生災難時能夠快速啟用異地備份數據。
建立備份系統運行審計制度,定期檢查備份成功率、完整性等關鍵指標。根據審計結果持續優化備份方案,不斷提升備份系統的可靠性和有效性。